圣博士
各位同仁和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umbershire1,分享美丽与健康!
文章数量:695
点击人次:2284558
- ·2015年05月
- ·2015年04月
- ·2015年03月
- ·2015年02月
- ·2015年01月
- ·2014年12月
- ·2014年11月
- ·2014年10月
- ·2014年09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 ·2014年06月
- ·2014年05月
- ·2014年04月
- ·2014年03月
- ·2014年02月
- ·2014年01月
- ·2013年12月
- ·2013年11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8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6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2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8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2年02月
- ·2012年01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6月
- ·2010年05月
- ·2010年04月
- ·2010年03月
- ·2010年02月
- ·2010年01月
- 【修订】 浅谈直销产品文化
-
评说产品
凡直销产品不应仅存有物质性,更应当具有文化性,且文化味应该更强烈些,以直销产品的文化性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饱尝文化的滋味,享受文化的滋润。
物质以圆圈的状态长期存在循环往复,而文化以直线的状态永远发展源远流长。
企业文化让经销商和消费者饱尝了直销产品的精神食粮后,反过来有了点精神的人又将止转化为文化特性附加到直销产品中去,从而令直销产品更具有了文化属性,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产品的文化价值。这是普通的产品文化。
我想研究的是如何继承、发扬、光大和创造产品的文化属性,不论是“直销产品实物”还是“服务虚物”都一样。任何物体包括人在内,是因有了精神才有了相应的文化生活概念的,但简单地将文化符号如文字、图片等附加在直销产品之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如何让产品具有文化的灵魂,如何让人在消费产品和接受服务的时候,能确切地感受和体验到文化的渗透力、震撼力和享受性、拥有性?是为真切的产品文化化的核心。
文化之作用于人,不外乎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味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的独一或统合的真实体验以及通过感官感受的吸纳满足精神的各种空缺的需求。比如,飞机的文化之于人应该是安全、快捷的旅行文化主题,伟大的机体和飞行的灵巧、安静让人免受噪音的侵扰(这一点并没有做到,一些人感到是异常痛苦的)、旅行食品的飞机特征(不是方便面之类的玩意儿)、淡淡的清新的气味、舒适的靠椅、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和大家庭的和睦相处、宇宙遨游的想象乐趣等。
如今的泛物质化现象是不合乎人类情感需要和生命存在之真谛的。物质并没有失去文化之底蕴,只是人们心中已无文化之念求而已。心中无文化、目中无文化,耳中无文化,嘴中无文化,感触之中亦无文化。人有文化之本则为体,人无文化之本则不为体,人之无体,与文化何求尔?
而文化或本来具有文化属性的直销产品被市场物质化后,变成了纯粹的毫无精神本义的物品。人们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精神层面的犒赏和滋润,反而内心深处的精神储备却被消耗之至,挖空殆尽。人越来越像物,人品越来越像物品,人之本义内涵越来越趋同于物的本义。人的精神出窍,与肉身载体之间出现断层,甚至没有丝毫藕连关系,人变得面目全非,似人非人,完全成为行尸走肉的空躯,人已经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原义和远意。
有些富甲商人,身价百倍,却常常感叹:钱好赚,太容易赚了!但生活却变得无味,提不起一丁点精神头来,活得很累。他们渴望文化的滋润,尽己所能奉献社会,救世济民,以求心灵和精神的慰藉,文化的哺育。正如人们称有些文化的人经商是为“儒商”一样,盼望自己成为一个地道的文化商人而被世人称道,一如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大家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做一个现代版的胡雪岩式的人物。
而当市场的物质属性侵袭和掠空了产品的文化味道后,有人反思一个永恒的人生课题: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文化的积淀对于人类乃至个体本身的伟大本义,一种赋含着优秀文化特性的物质产品的历史价值。而抛弃了单纯依靠“物质承载文化”而没有彻底物质文化化的生产行为,试图将“物质承载文化”做下去,却又在行消灭文化的自戮之举,无法将“物质承载文化,文化传承物质”的良性循环状态继续。
考古行为就是在挖掘和发现前世人们所留下的文化物质(又叫文物),诸如甲骨文、木乃伊等各式出土文物等。文物可以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因为它承载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所以值得恢复原貌而做更深的价值发现。如果仅是“物质”,虽不会消失,但早已复为纯粹的物质了,“文物土壤”和土壤的价值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文化依赖精神传世和载移,文化需要精神的解析和吸收,文化靠精神的截流而产生巨大的价值能量,来影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质文明的概念应该转变为“文明的物质”,而科学的定义为“物质文化”。总之林林总总的说法不一,“产品的文化属性”应该是明了的含义,即直销产品必须具有文化的意义和象征的含义。
人们呼唤物质产品的文化化越来越强烈,人们更反感将文化产品物质化。让我们从直销产品的选种、栽培、接种、孕育、发芽、开花、结果、入市等阶段和各环节去文化之吧!或者中国文化她吧!或世界文化她吧!
文化之永存,物质不朽也!